不用上課的星期六,最讓人覺得心情愉快。
ㄧ早,與老公開車前往東山鄉的崁頭山,據說那裏有一曲幽徑可供愛山的人登臨。東山去了幾次,但此次卻是第一次踏上咖啡公路。或許是過了咖啡的季節,沿途並沒有什麼人。我們從六甲轉174線道,終於來到東山孚佑宮。孚佑宮也就是仙公廟,祭祀呂洞賓,此廟已有幾百年的歷史,而此處經常雲霧繚繞,今天也是如此,突然的大霧,讓視線模糊,孚佑宮隱約於山中,就在抱怨這樣的天氣如何爬山之際,晴光乍現,霧氣頓時散去,ㄧ片清朗,真是個爬山的好天氣。
步道的入口在孚佑宮後方,崁頭山標高八百多公尺,是台南縣第二高山(第一應為大凍山)。路線有兩條,我們選擇階梯。果然,太久沒健行,走沒兩步就氣喘吁吁,只好休息,但也因如此,欣賞了沿路的許多風光。
抬頭一望,從樹縫中所看到的天,多麼的藍,與樹的深綠,如此強烈的對比卻又如此之協調。
沿著山路,不時鳥瞰,嘉南平原就在雲霧中。
姑婆芋處處可見。
上山的步道略顯狹窄,約莫一個人身,或許此處溼氣較重,所以我們得小心謹慎,怕一不小心就滑倒了。
這塊石頭名為蟾蜍石,看得出來嗎?
從樹梢間可看到百岳之一的大凍山,這座山我可是征服過的。
總是喜歡仰望,每株樹有自己的姿態,嶙峋傲骨,不與人同。
這是乾寶塔爐,據說早晨總會升起裊裊煙霧,好似香爐之煙一般。
我們走走停停,來到涼亭處已接近中午,此處有座情人石,可攀爬上去眺望遠景,但要小心風大啊!
下山選擇另一條路,看似比上山輕鬆多了。有時,事物是不能看表面的,轉了個彎,才發現路更狹窄。一路上又濕又滑,也沒有像上山的階梯一樣,有扶手可使。甚而,遇到幾處斷崖,路不見了,沒有繩索,我們只好四肢並用。
還有一處,竟是幾近九十度的大岩石,你只能從石縫中爬下,阿霞心驚膽跳,怕會摔下山崖,也無暇拍照了。
終於回到了福祐宮。^^
此條登山路線花費的時間並不久,兩個小時綽綽有餘。不過不知是因為下過雨,還是這裡原本溼氣就濃重,所以道路幾乎是溼溼滑滑的,不是那麼好走。
下山後,到了東山鄉最熱鬧的中興路,再光臨一次籃記東山鴨頭。鴨頭的滋味似乎有變,不像以前那樣軟Q,入口即化,反而比較硬。記得以前籃記攤位前總是大排長龍,這樣的景象也不復見。
當然,不喝東山咖啡就枉來東山了,農會旁邊的咖啡店,是他們自行經營的,聽服務生說,他們都是農會的職員,每個人輪流加班,練就了泡咖啡的好技藝。冷冷的冬天,一杯暖暖的咖啡,真是幸福的滋味。^^